江南文化网,欢迎您访问本站!
您的位置: 江南文化网 > 新闻

深圳楼市“倒车接人”,晚1年半买房省下超百万,有新规楼盘销售加班到凌晨

来源:证券之星 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4 20:34   阅读量:10665   

深圳楼市新政发布不久后,胡道兵维护了一年多的客户终于出手。

胡道兵是深圳链家领航城旗舰店的商圈经理,去年8月从宝中片区转到西乡片区。西乡是深圳楼市“9·5新政”的主要获益片区之一——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在辖区内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,不符合条件的也可购买两套。

限购措施解除,市场再起波澜,观望多时的购房者有了入市意愿。

“这是一个改善型客户,去年3月我在宝中的时候就开始和他联系了。客户就住在西乡,想换一套800万元左右的四房,在宝中和西乡看过很多房子,一直没遇上合适的。”胡道兵回忆。

因为家里空间不够,这位客户不得不在离家三公里的另一个小区租房居住。直到今年9月中旬,转机才出现。“有业主挂出一套价格很实惠的房子,他主动联系我们,说有时间来看房,看完第二天就成交了。”

从去年春天到今年秋天,胡道兵的这位客户终于结束了在两套房之间的摇摆生活。在合同上落笔的那一刻,胡道兵感到市场的风向似乎悄悄生变,改善型买家重新活跃起来。

西乡新盘销售刘明也有同样的体感,他所在的华联峦山府于10月12日启动认购登记,售楼处到访客户多为携家带口的三口之家或四口之家。

50公里外的龙岗大运,改善型新盘中海大运玖章小户型冻资门槛30万元,大户型则高达100万元——这样的认购要求,在这两年的市场中实属罕见。

成交回暖的背后,是价格换来的量。

深圳楼市“9·5新政”发布后,不少业主主动下调报价,新盘也加大优惠力度。价格的松动,带动观望买家的入市情绪。成交量上升的同时,房价仍维持在低位,市场复苏的底色依然是“以价换量”。

深圳中心区商品房林立,时代财经摄

改善需求入市,“新规楼盘”销售加班到凌晨

9月5日,深圳再次优化房地产政策措施,市场显露出久违的活跃气息。来自一线经纪人的反馈显示,咨询量与成交量都较7、8月有所回升。

“业务员的积极性明显高了,新政发布后我们门店的商机量比8月增长了30%到40%。”胡道兵告诉时代财经。解除限购的西乡市场热度率先显现,“9月卖房比之前容易了一些,7、8月我们门店开了两三张单子,9月成交了四五套。”

据胡道兵观察,当前的成交主要由改善型需求驱动,小户型表现平稳,大户型成交量回升明显,尤其是100平方米以上的四房产品。“最近成交的客户主要是同片区置换型买家,他们手上预算充裕,加上不限购了,所以先买后卖。”胡道兵说,由于不少业主在高位买入,若当下卖房就多有亏损,“有些客户干脆先买新房,再慢慢卖旧房。”

在他看来,市场情绪的变化是成交回暖的关键因素之一。“客户觉得房价已经触底,政策又在发力,信心比前几个月有所修复。大家预期房价不会大涨,但也不会大跌。”

房产经纪人的感受也得到了机构数据的印证。

根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,新政落地23天,贝壳深圳合作门店新房认购量较新政前23天增长35%,较8月同期增长75%。

乐有家的数据亦显示,截至10月6日,深圳楼市“9·5新政”满月时,乐有家门店的新房看房量环比上涨49%,新房签约量环比上涨46%;二手房市场稳中有升,环比略有增长。

深圳贝壳研究院院长肖小平分析认为,新政出台恰逢9月新盘集中入市期,不少项目赶在政策窗口期加推,“政策红利+优质房源”的双重吸引,进一步放大了成交量的增长效应。

值得注意的是,“新规楼盘”成为这一轮市场回暖中的焦点。深圳贝壳研究院调研发现,实用率较高的新规楼盘、可快速入住的现房楼盘受到购房者追捧。

以华联峦山府为例,10月12日,该项目启动诚意登记。时代财经走访了解到,当天下午四时左右,项目售楼处有二十多组客户看盘。置业顾问刘明介绍,项目开放展示中心后,到访量表现较好,国庆假期首日就接待了客户超过500组。诚意登记首日,他加班到凌晨十二点半。

认购登记首日,华联峦山府吸引多批购房者看房,时代财经摄

市场的升温在官方统计中也得以体现。

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统计,今年9月,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7.50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.75%,90平方米及以上的户型成交套数占比约56.66%;二手商品住宅成交44.99万平方米(4546套),同比增长45.67%。

政策调整带来的信心修复,叠加利率下行,使得刚需与改善型需求集中释放。正如胡道兵所言:“相比7、8月,现在卖房稍为容易,客户觉得这时候入手较为稳妥。”

刚刚收房的南山业主段霄仪认为,当前房价较高峰期已出现显著回调,随着价格逐步接近合理区间,即便后续再度下探,风险暴露空间已较为有限。

虽然成交回暖主要集中在政策刺激和结构性需求释放,但业内也提醒,市场距离全面复苏仍需时间。当前的升温,更多是一种信心修复的开端。

“成交价一套比一套低”,以价换量成主旋律

在业内看来,9月成交回暖,除了政策提振,更关键是市场让步“倒车接人”。

“从成交价来看,9月和7、8月相比再度下探约5%。”胡道兵举例,西乡面积约82平方米的三房,7、8月成交价在390万-400万元之间,最新的价格降至360万-370万元;157平方米的大户型,则由830万元降至795万元。

胡道兵9月促成的前述改善型客户交易,被他称作“捡漏”。这套四房单位以700万元成交,比同小区同户型上一套的成交价便宜30万元,“上一套在3楼,我们成交的这套在2楼。”时间线再拉长,去年3月该小区相近面积段的四房单位成交价约830万元,时隔一年半差价超百万。

据时代财经了解,这套房子挂牌价788万元,经历4次调价、144次带看后成交,成交周期326天。“现在房东卖房的价格基本是一套比一套低,得拿出很有吸引力的价格,才有人愿意买单。”胡道兵说。

这并非个案。马剑雄今年5月在西乡购入的房子,总价420万元,“中介上个月说跌到380万元,现在估计360万元了。”贝壳找房数据显示,同户型最新成交价为359.8万元。

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统计显示,过去一个月,深圳共有26个片区业主报价上涨,同时有58个片区报价下跌,另有2个片区保持平稳。买方情绪主导市场,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期。

开发商也在加大让利。

华联峦山府此次开盘综合折扣为9.3折,折后均价6.15万元/平方米,94平方米的三房最低总价480万元。可供对比的是,同片区另一新盘,96平方米三房去年年中的价格是550万元起。

新房价格的进一步松动,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二手房业主的议价空间。

“大家现在不愿买房,一是房子不像以前那样升值了,投资意义减弱;二是租房比买房划算。”胡道兵说,以西乡400万元的房子为例,租金五六千元,月供1.5万元,其中六成是利息,“以前是租客给房东打工,现在反过来成了房东给租客打工。”

深圳一位本地房企营销人士也表示,当前市场环境下,购房者缺乏购买多套房产的动力。由于房价整体走势较为平稳甚至继续回落,而只有在房价具备上涨预期时,投资型需求才会被激发,现阶段市场仍以自住型需求为主。

开发商以高得房率抢客,时代财经摄

机构的判断更偏向宏观层面。

国泰海通在最新研报中指出,要稳住房价,单纯靠租金回报率回升到历史高位,会是个漫长的过程。“买房的收益来自两部分,一部分是租金回报,另一部分是房价波动,即资本利得。当预期房价上涨时,租金回报率就不重要了。如果房价没有上涨预期时,租金回报率需要远远高于国债利率,居民才会愿意买房。”

“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稳住房价的预期。”国泰海通认为,房价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宏观通胀的预期,因为房地产、股票、债券等资产价格变化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映射。如果居民对于未来收入、通胀预期越来越高,房价的预期也会有所抬升。

“9·5新政”带来的成交反弹并未延续至国庆假期。胡道兵表示,节日期间看房量低于预期,市场情绪依旧谨慎。“如果房贷利率能再降一些,可能会带动更多购房需求。”

房价在回调中寻找底部,市场则在观望与出手之间反复试探。“市场并不缺少,但观望情绪浓厚。”胡道兵说。

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